Java

HikariCP 源码分析 --  FastList

HikariCP 源码分析 -- FastList

D瓜哥
在前面的文章 HikariCP 源码分析 — ConcurrentBag 中,D瓜哥分析了一下 HikariCP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 ConcurrentBag。 今天,继续再介绍 HikariCP 中另一个很关键的数据结构: FastList。 FastList 本身的实现非常简单,要理解它的奥秘,就需要结合 Java 原生集合类的 ArrayList 来比较性地看。 构造函数 先来对比一下两者的构造函数。先来看看 FastList: FastList public final class FastList<T> implements List<T>, RandomAcces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4598088075242913858L; private final Class<?> clazz; private T[] elementData; private int size; /** * Construct a FastList with a default size of 32. * @param clazz the Class stored in the collection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FastList(Class<?
源码剖析 Spring 循环依赖

源码剖析 Spring 循环依赖

D瓜哥
循环依赖在编程中是一个常见问题(当然,这并不是最佳实践)。并且,Spring 如何解决循环依赖这个问题在面试中也经常见。下面,D瓜哥就从源码的层面深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示例程序 先展示一下示例程序: package com.diguage.truman.context;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Impor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ImportSelect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re.type.AnnotationMetadata;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 * @author D瓜哥, https://www.diguage.com/ * @since 2020-05-24 13:02 */ public class CircularDependenceSingletonTest { public static final Log log = LogFactory.getLog(CircularDependenceSingletonTest.class); @Test public void test()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register(Config.class); applicationContext.refresh(); log.info(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A.class)); log.info(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B.class)); log.info(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C.class)); log.info("-A--------"); A a =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A.class); log.info(a); log.info(a.b); log.
分布式锁之 Apache Curator InterProcessReadWriteLock

分布式锁之 Apache Curator InterProcessReadWriteLock

在上一篇文章 分布式锁之 Apache Curator InterProcessMutex 中介绍了基于 ZooKeeper 实现的互斥锁。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读写锁。这篇文章就来简要介绍一下 InterProcessReadWriteLock 的实现原理。 老规矩,先看看类的注释: /** * <p> * A re-entrant read/write mutex that works across JVMs. Uses Zookeeper to hold the lock. All processes * in all JVMs that use the same lock path will achieve an inter-process critical section. Further, this mutex is * "fair" - each user will get the mutex in the order requested (from ZK's point of view). * </p> * * <p> * A read write lock maintains a pair of associated locks, one for read-only operations and one * for writing.
分布式锁之 Apache Curator InterProcessMutex

分布式锁之 Apache Curator InterProcessMutex

对分布式锁耳熟能详。不过,一直关注的是基于 Redis 实现的分布式锁。知道 ZooKeeper 也可以实现分布式锁。但是,原来的想法是把 Redis 那个思路切换到 ZooKeeper 上来实现就好。今天了解到 Apache Curator 内置了分布式锁的实现: InterProcessMutex。查看了一下源码实现,发现跟基于 Redis 实现的源码相比,在思路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特别作文记录一下。 先来看一下,整体流程: 结合流程图和源码,加锁的过程是这样的: 先判断本地是否有锁数据,如果有则对锁定次数自增一下,然后返回 true; 如果没有锁数据,则尝试获取锁: 在指定路径下创建临时顺序节点 获取指定路径下,所有节点,检查自身是否是序号最小的节点: 如果自身序号最小,则获得锁;否则 如果自身不是序号最小的节点,则通过 while 自旋 + wait(times) 不断尝试获取锁,直到成功。 获得锁后,把锁信息缓存在本地 ConcurrentMap<Thread, LockData> threadData 变量中,方便计算重入。 在 ZooKeeper 中的结构大致如下: 下面我们逐个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先来看一下 InterProcessMutex 的注释: /** * A re-entrant mutex that works across JVMs. Uses Zookeeper to hold the lock. All processes in all JVMs that * use the same lock path will achieve an inter-process critical section.
Spring 扩展点实践:整合 Apache Dubbo(二)

Spring 扩展点实践:整合 Apache Dubbo(二)

D瓜哥
在 Spring 扩展点实践:整合 Apache Dubbo(一) 中,D瓜哥介绍了 Dubbo 如何使用 Spring 的插件机制与 Spring 整合。限于篇幅原因,上一篇文章只介绍到了服务提供者的注册。本篇文章继续上一篇文章的主题,继续介绍 Spring 与 Dubbo 的整合过程。先来讲解一下服务消费者的生成过程。 Dubbo 生成服务消费者的过程 先来看看 XML 配置文件: dubbo-demo/dubbo-demo-xml/dubbo-demo-xml-consumer/src/main/resources/spring/dubbo-consumer.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dubbo="http://dubbo.apache.org/schema/dubbo"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dubbo.apache.org/schema/dubbo http://dubbo.apache.org/schema/dubbo/dubbo.xsd"> <dubbo:application name="demo-consumer"/> <dubbo:registry address="zookeeper://127.0.0.1:2181"/> <dubbo:reference id="demoService" check="false" interface="org.apache.dubbo.demo.DemoService"/> </beans> 我们先看一下 ReferenceBean 类的声明: org.apache.dubbo.config.spring.ReferenceBean public class ReferenceBean<T> extends ReferenceConfig<T> implements FactoryBean,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InitializingBean, DisposableBean { // 此处省略 N 行代码 @Override public Object getObject() { return get(); } // 此处省略 N 行代码 @Override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void afterPropertiesSet() throws Exception { // Initializes Dubbo's Config Beans before @Reference bean autowiring prepareDubboConfigBeans(); // lazy init by default.
Spring 扩展点实践:整合 Apache Dubbo(一)

Spring 扩展点实践:整合 Apache Dubbo(一)

D瓜哥
在上一篇文章 Spring 扩展点概览及实践 中介绍了 Spring 内部存在的扩展点。 Spring 扩展点实践:整合 MyBATIS 中,D瓜哥带大家了解了一下 MyBATIS 如何利用 Spring 的扩展点实现了与 Spring 的完美整合。现在,学以致用,我们继续来分析一下 Spring 与 Apache Dubbo 的整合流程。 示例程序 Apache Dubbo 仓库中就有很完整的示例。D瓜哥直接拿来使用就不再搭建示例程序了。 首先,需要启动一个 ZooKeeper 实例。查看 Dubbo 的依赖可以看出,最新版代码依赖的 ZooKeeper 是 3.4.13 版。所以,为了最好的兼容性,就要选用 3.4.X 版的 ZooKeeper 服务器。D瓜哥直接使用 Docker 启动 ZooKeeper 了。命令如下: docker run --rm --name zookeeper -d -p 2181:2181 zookeeper:3.4.14 这次我们使用 Apache Dubbo 的 dubbo-demo/dubbo-demo-xml 示例。 第二步,启动服务提供者程序,找到 DUBBO/dubbo-demo/dubbo-demo-xml/dubbo-demo-xml-provider/src/main/java/org/apache/dubbo/demo/provider/Application.java,运行该类。 第三步,运行服务消费者程序,找到 DUBBO/dubbo-demo/dubbo-demo-xml/dubbo-demo-xml-consumer/src/main/java/org/apache/dubbo/demo/consumer/Application.java,运行该类。 如果没有任何错误,则在终端可以看到 result: async result 输出。 在开始正餐之前,D瓜哥先给大家来个开胃菜。 Spring 插件机制简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Spring 框架是如何支持越来越多的功能的?
Kafka 常见面试题

Kafka 常见面试题

D瓜哥
Kafka 是由 LinkedIn 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的消息系统,使用 Scala 编写,它以可水平扩展和高吞吐率而被广泛使用。Kafka 本身设计也非常精巧,有很多关键的知识点需要注意。在面试中,也常常被问到。整理篇文章,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点。 架构设计问题 Kafka 整体架构如下: 图 1. Kafka 架构 Kafka 架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Producer:消息生产者,就是向 Kafka Broker 发消息的客户端。 Consumer:消息消费者,向 Kafka Broker 取消息的客户端。 Topic:可以理解为一个队列,一个 Topic 又分为一个或多个分区。 Consumer Group:这是 Kafka 用来实现一个 Topic 消息的广播(发给所有的 Consumer)和单播(发给任意一个 Consumer)的手段。一个 Topic 可以有多个 Consumer Group。 Broker:一台 Kafka 服务器就是一个 Broker。一个集群由多个 Broker 组成。一个 Broker 可以容纳多个 Topic。 Partition:为了实现扩展性,一个非常大的 Topic 可以分布到多个 Broker上,每个 Partition 是一个有序的队列。Partition 中的每条消息都会被分配一个有序的id(offset)。将消息发给 Consumer,Kafka 只保证按一个 Partition 中的消息的顺序,不保证一个 Topic 的整体(多个 Partition 间)的顺序。 Offset:Kafka 的存储文件都是按照 offset.Kafka 来命名,用 offset 做名字的好处是方便查找。例如你想找位于 2049 的位置,只要找到 2048.
深入剖析 Spring 核心数据结构:BeanFactory

深入剖析 Spring 核心数据结构:BeanFactory

D瓜哥
在 深入剖析 Spring 核心数据结构:BeanDefinition 中,介绍了 BeanDefinition。网上很多文章介绍 BeanDefinition 的 API,D瓜哥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从内部属性来分析一下。下面我们开始。 继承体系 Spring 非常好地遵循了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面向接口编程。不放过任何可以提取出成接口的机会。虽然感觉似乎增加了类的继承关系,增加了一点的复杂度。但是,却带来了非常好的可扩展性。而 BeanFactory 的继承体系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继承体系: 图 1. BeanFactory 继承体系 AliasRegistry:别名注册器。Spring 中,别名注册相关的功能就是从这里实现的。 SimpleAliasRegistry:别名注册器的一个简单实现,从内部属性可以看出,它是把别名映射信息存到一个 Map 中了。 DefaultSingletonBeanRegistry:默认的单例 Bean 注册器,从内部属性来说,也是基于 Map 实现的。 FactoryBeanRegistrySupport: FactoryBean 注册器。 SingletonBeanRegistry:单例 Bean 注册器。 BeanDefinitionRegistry: BeanDefinition 注册器。 BeanFactory:容器的基类。 ListableBeanFactory:在基本容器基础上,增加了遍历相关功能。 HierarchicalBeanFactory:在基本容器基础上,增加了父子上下级容器关联。 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在基本容器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注入功能。 ConfigurableBeanFactory:对容器增加可配置性,比如父级容器、ClassLoader、TypeConverter 等。 ConfigurableListableBeanFactory:可配置可遍历容器。 AbstractBeanFactory:容器的抽象实现类,实现了容器的基础功能。 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带自动装配功能的抽象容器类。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这是 Spring 内部使用的默认容器实现。也是 Spring 中最重要的一个类。 核心属性 Registry Map<String, String> alias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16):别名到 Bean 名称的映射。 Map<String, Object> singletonObjects = new ConcurrentHashMap<>(256):Bean 名称到单例 Bean 的映射。可以理解成,这就是所谓的容器。
深入剖析 Spring 核心数据结构:BeanDefinition

深入剖析 Spring 核心数据结构:BeanDefinition

D瓜哥
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说:“我从心底认为,优秀的程序员与平庸的程序员之间的区别,是在于认为自己的代码重要还是数据结构更加重要。平庸的程序员眼里只有代码,优秀的程序员则关注数据结构及之前的关系。” 也许很多人觉得 Spring 神秘莫测,但是如果了解了它的核心数据结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Spring 中两个数据结构最核心:① BeanDefinition,用于表示 Bean 的定义;② BeanFactory,用于表示整个 IoC 容器。 在前面文章 Spring Bean 生命周期概述中,介绍了 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 Spring 在内部是如何表示一个 Bean 的?本篇文章,就来聊一聊 BeanDefinition 问题 使用 Spring 时,尤其是使用 XML 配置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这样的问题: Bean 怎么表示? Bean 的依赖怎么表示? init-method 方法怎么存储? Bean 的一些属性,比如 lazy-init 等,怎么表示? Bean 构造函数的参数怎么存储? …​ Java 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怎么表示一个类?Java 通过反射 API 来解决这个问题: Class Method Field Constructor Annotation 但是,为什么 Spring 还要自己定义一套呢?主要原因是 Java 反射 API 不满足 Spring 的需求,比如,它没办法表示哪些类是 SCOPE_SINGLETON,哪些类是 SCOPE_PROTOTYPE。 另外,Spring 的 Bean 抽象也并不是完全自定义的,它是基于 Java 反射 API 又增加了自定义功能,其核心 API 就是 BeanDefinition。下面,我们来仔细看一下它的继承体系以及内部核心属性。
Spring AOP 处理流程概述

Spring AOP 处理流程概述

D瓜哥
AOP 是 Spring 框架的最核心的两个功能之一,在前面的 Spring 启动流程概述 和 Spring Bean 生命周期概述 两篇文章中,分别介绍了 Spring 启动过程和 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对 IoC 有了一个细致介绍。这里来细致分析一下 Spring AOP 的实现原理和处理流程。 基本概念 先来了解几个基本概念,D瓜哥私以为这些概念是 AOP 中最核心的内容,了解了基本概念,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一半的 AOP 内容。 学习概念最权威的地方,当然就是官方文档。所以,这些概念可以在 Spring Framework Documentation: AOP Concepts 中看到最权威的介绍。 Join point(连接点): 所谓的连接点是指那些被拦截到的点。在 Spring 中,连接点指的是方法,因为 Spring 只支持方法类型的连接点。在 Spring 中,使用 Pointcut(切入点): 所谓的切入点,是指要对哪些 Join point(连接点) 进行拦截的定义。如果 Join point(连接点) 是全集,那么 Pointcut(切入点) 就是被选中的子集。写 AOP 代码的时候,一般是用 Pointcut(切入点) 表达式进行对 Join point(连接点) 进行选择。 Advice(通知/增强): 所谓的通知就是指拦截到 Join point(连接点) 之后所要做的事情。通知根据作用位置不同,又细分为: Before advice(前置通知): 在 Join point(连接点) 之前运行的通知。这种通知,不能阻止执行流程继续到 Join point(连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