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之读书笔记(一)

《事实》之读书笔记(一)

在去年世界读书日时,D瓜哥在 在世界读书日,推荐书单 中推荐了 《事实》 这本书。这周五,上班路上在地铁上把这本书看完了。受益匪浅,获益良多。做个笔记,摘录学习一下。

整本书主要分享了下面这十条事实的经验法则:

事实的经验法则

从这本书中,让D瓜哥感受最大的是:现在,不止中国,全世界范围内,所有人的生活都在整体地变好。这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是有很多相关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做支撑的。以前也有这种感觉,但那只是一种猜测,一种从自身生活感觉上的推断。虽然,新闻媒体中,全球各地各种灾难、冲突,甚至战争不断,但那些都是小范围内的小概率事件。为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提高,感到深深的自豪。

除了自豪以外,在做读书笔记时,还有一点趣闻,值得分享一二。这本书D瓜哥看的是纸版书。下文中的摘录也都是随手在书上划线出来的。但是,D瓜哥却可以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快速整理出来。之所以这么快速,完全得益于微信的“文字识别”功能:拍照,通过微信发送,然后在微信中打开图片,就会“文字识别”功能。这样就可以快速提取文字,整理出读书摘要。使用过程中,D瓜哥也发现,识别率依赖于图片和文字的清洗程度,偶尔也有识别出错的地方。

当然,这种方法也并非D瓜哥首创,而是在坐地铁上班时,看到一个人用同样的方法做笔记,原以为效率不高,试了一下竟然效率还挺高。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试试。

这本书与 《清醒思考的艺术》 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侧重数据分析,从上往下从世界上更广阔的现象去分析人本身的一些偏见或错觉;而《清醒思考的艺术》则是侧重自我反思,从下往上从自身去透视普罗大众的一些思维偏误。两本书一起阅读,相信会相得益彰,妙趣横生的。

D瓜哥把读书笔记整理一下。按照章节,分二篇来分享:

引言

貌以绝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并且不仅仅是错误, 而是系统性的错误。所谓系统性的错误,我指的是这些错误答案并不是随机选择所得。

人类的答案却是毫无例外地偏向一个方向。人们想象中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加夸张。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如此错误 ,这一点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和焦虑。这就好比当你使用 GPS 系统的时候,你希望你使用的是正确的信息。你绝不希望你在使用导航系统的时候,这个系统的基础信息全部是另外一个城市的。因为你很清楚,用错误的信息来导航,你最终只能去到一个错误的终点。

因为缺乏知识只会导致人们和大猩猩一样随机选择答案,而不是犯下系统性错误,回答得比随机选择更差。只有错误的知识,才能够使我们犯下系统性的错误,才能使我们得到如此差的结果。

我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有关知识升级的问题。

我得到了一个结论,要想根除无知,我必须帮助人们升级他们的知识系统。

我也总是非常乐于告诉所有人,他们就是《皇帝的新衣》里一丝不挂的皇帝,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毫无了解。

无知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知识升级的问题,也并不可能仅仅通过提供更好的教学工具以及更清晰的数据来解决。

当人们思考的时候人们会持续地并且本能地通过他们的世界观来猜测和理解这个世界。

根源在于人们错误的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

当我们知道,我们对世界的误解是来源于系统性的为误判时,我们就大可不必为我们答错题而感到尴尬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感到无比好奇这种错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以数据作为根治无知的良方,以理性作为心灵平静的源泉。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所感觉到的那么糟糕。

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 应该就像健康饮食和持续锻炼一样,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本书将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也会告诉你为什么你自己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你应当如何做才能够看到世界的真相以及如何在现实的生活中变得更加乐观,少点紧张,多点希望。

1. 一分为二

人类十大情绪化本能中的一个,一分为二的本能。

人们似乎总是喜欢把事物一分为二为两种类别,而这两种类别又是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并且这两个类别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如果你想真正地首付某人他的观念是错误的,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能够用数据来测试他们的观念。

今年你会用一张 1965 年的地图来为你导航吗?今天你会愿意你的医生用 1965 年的顶尖科技来为你进行诊断和治疗吗?

那种把世界一分为二的观念,那种认为全世界大多数人口都过着贫穷而悲催的生活的观念,是一种错觉。是彻头彻尾的误解。

人类有一种很强烈的、情绪化的本能。这种本能促使人们习惯于把事情一分为二:好的和坏的,英雄和恶棍,我所在的国家和其他国家。把时间一分为二是简单、直观而且情绪化的方法。

这种一分为二的本能会误导我们,把平滑过渡当做两极分化,把和而不同当做分道扬镳,把求同存异当做矛盾对立。

三种情况激发一分为二的错误本能:

  1. 只比较平均数

  2. 只比较极端情况

  3. 只俯视不仰视

平均数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用了一个单独的数字取代了大量数据的分布规律。

可能只看到了两个平均数直接的鸿沟,而错过了两组数据之间重合的部分。所谓的鸿沟在事实上并不存在。

在更多的时候,一分为二的的思维方式只能带给我们误导性的和过度情绪化的结论。

事实上,即便在全世界最不平等的国家,人们的收入之间也并不存在一条鸿沟,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中间阶层。

对你而言,遥想建立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最大的挑战就是认识到你自己绝大多数的第一手经验是来自第四级以上的生活,而几乎所有的二手经验则经过了大众媒体过滤,大众媒体基本上只会关心那些极端的案例,却并不真正反应现实。

任何一个从高层建筑从上向下俯视的人都很难辨别出接近地面的矮层建筑的真实高度,因为它们看起来都一样矮。

一分为二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做到当你听到一分为二的说法时,你就能迅速认识到这种说法描述的是一种两极分化的图画,而两极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而在现实中,这道鸿沟往往并不存在,绝大多数人都生活于中间状态。

要想有效地控制我们一分为二的错误本能,我们就要坚持寻找绝大多数。

  • 我们要注意只比较平均数的做法。平均数之外,我们还要注意数据的实际分布。如果两组数据的分布出现了重叠,那么有可能两组之间的鸿沟并不存在。

  • 我们要注意只比较极端情况的做法。在所有的群体、国家或者国民中,总会有极端情况的存在,总会有顶层和底层。而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差别,有时候是极端不公平的。即便如此,大多数仍然分布在中间状态,而在中间并不存在鸿沟。

  • 我们要注意只俯视不仰视的做法。记住俯视会带来错觉,一切看起来都一样矮,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2. 负面思维

负面思维:我们队坏事总会比好事更加关注。

国际合作的基础就是我们拥有对这个世界同样的、实事求是的理解。

在统计学里面,有一个很好的基本原则:当差别小于 10% 时,不要轻易做任何结论。

负面思维的本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们队过去错误的记忆;第二,媒体和社会活动家对于负面新闻的选择性报道;第三,我们总是觉得,只要有坏的事情发生,就不应该认为世界是在变好。

如果我们被愚蠢的错觉搞得失去了希望,我们就永远不能达到这一目标。 负面思维以及它所带来的无知,带给我们的最大恶果就是它会使人失去希望。

解决的办法并不是我们要多看- 些正面的新闻来对冲负面新闻带来的影响,因为那将会带来另一和中自我欺骗的、自我安慰的、误导性的偏见。那就好像你放了很多料唐企图来抵消盐的咸味,是根本没用的。

事情,可以是不好的,但同时也在变得更好。不好和更好可以是同时存在的。

另外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负面思维的方法就是对坏消息有思想准备。

如果我们刻意地去给历史披上美丽的外衣,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就错过了历史的真相。

负面思维

要做到实事求是,我们就要做到在听到负面消息时能够认识到我们原本就更容易获得负面新闻,而很难听到关于事情在进步的消息。这种现实情况,使得我们系统性地对世界产生了负面的印象,从而产生了焦虑。

要想控制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就要做到对坏消息要有思想准备。

  • 更好和不好。我们要学会区分状态和趋势,要认识到事情可以同时是不好的,但也是在变得更好的。

  • 好消息不是新闻。好消息是很少得到报道的,因此我们总是听到坏消息。所以当你听到坏消息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是否我们没有听到好的消息。

  • 循序渐进的进步不是新闻。当一件事情在持续变好,但当中产生了一些小的低谷的时候,通常你只会注意到低谷,而不是整体的趋势。

  • 更多的坏消息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坏事情。我们能够听到更多的坏消息,有时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坏事情的关注度和监控能力提高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在变得更坏。

  • 警惕过分美化的历史。人们经常会刻意地美化自己的历史,而国家也经常会刻意地美化自己的历史。

3. 直线思维

我们都有一种直线思维的本能,这种本能使得我们假设,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直线的规律来发展的。

在 1800 年之前,平均每一位妇女会生育 6 个孩子。平均来讲,4/6的儿童都在他们生育下一代之前死亡,这样每6 个人中就只剩下两个人来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这就是平衡。

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人们从极度贫困状态中拯救出来。

控制直线思维本能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当我们看到一条直线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想到事物的演变有多种方式,不一定是按照直线发展的。

要想了解一个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就需要了解它的变化曲线的形状。

直线思维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需要认识到我们不能假设事物总是按照直线发展的,并且我们要记得,直线发展的事物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

要想控制直线思维的本能,我们就需要记住,自然界有很多不同的曲线形状。

  • 不要做直线假设。有很多事物的发展并不遵循直线规律,而是遵循S形曲线、滑梯曲线、驼峰曲线或者倍增曲线的规律。没有一个孩子是按照直线的规律长高的,而且也没有父母会认为孩子的身高会无限增长。

4. 恐惧本能

理性思考永远是困难的,尤其当我们恐惧的时候。当我们的思想被恐惧填满的时候 我们的大脑就没有空间来思索事实了。

出现了一个悖论:当现实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和平和安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关于各种危险的报道。

恐惧本能,曾经帮助我们的祖先幸存下来,而今天则帮助那些记者保住饭碗。

必须等到危机过去之后,再思考事实和宏观趋势。那时我们必须重新建立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我们必公须冷静下来并且对数字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利用我们门的资源,防止更多的伤害。

如果有一类人能够最彻底地理角解恐惧本能的威力的话,那么这类人一定不是记者,而是恐怖主义者。

过度关注可怕的而不是危险的事情,就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方向。

恐惧本能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害怕的事情不一定是真正危险的。我们对于暴力、受困以及污染的天然恐惧,会使我们习惯性地过度高估这些风险。

要想控制我们的恐惧本能,我们需要计算真实的风险。

  • 可怕的世界:恐惧vs.现实。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可怕,这是因为我们注意到的信息都是被媒体精心选择过滤过的,而媒体刻意选择那些吓人的信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 风险 = 危险程度 × 发生的可能性。你面临的真实风险,并不取决于它看起来多么吓人,而在于两个因素:危险的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 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你在恐惧中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不要在恐惧中做决定。

5. 规模错觉

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局部而忽略整体。

规模错觉的两个方面和负面思维的本能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系统性地低估了这个世界发生的进步。

为了避免只看局部,不见整体的问题,你只需要关注两点:对比和比例。

永远不要认为单个数字本身就有行很大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数字的时候,你应该马上想到用它和其作他的数字做对比。

如果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是正确的,如果未来亚洲和非洲的收入水平持续增长,那么未来 20 年,世界市场的中心将转移到亚洲和非洲,将从大西洋转移到印度洋。

每当我看到报道中单一的数字的时候,我都会引起警觉:这个数字应该和什么数字做比较呢?这个数字一年前是多少?十年前呢?它在其他国家是什么样?这个数字除以什么数字才能得到一个有意义的比例呢?这个数字是什么数字的一部分吗?这个数字如果考虑人均的话是什么情况?

恐惧本能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当你看到一个单一的数字并且它令你印象深刻的时候,要记得把它和其他数字做对比或做除法,得到比例之后,你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观点。

要想控制规模错觉,我们就要关注比例。

  • 对比。大的数字总是看起来很大,而单一数字很容易误导我们。当我们看到一个单一数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做对比,或者做除法,得到某种比例。

  • 二八原则。如果你得到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就应该先排序,然后找到最大的几项并且做深入分析。通常这几项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其他所有项目加在一起的重要性。

  • 比例。数字和比例有可能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尤其当我们在不同大小的组别之间做对比的时候,比例总是更有意义。具体来讲,我们在对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的时候,应该更加关注人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