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基金》之读书笔记
这个月断断续续把季凯帆的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修订版)》读完了,秉持读完一本,消化一本的读书理念,做一下读书笔记,整理消化一下书中的内容。
目前房地产不景气,银行利息跑不赢 CPI 的情况下,证券市场是不错的可选性。首先,有政府在背后支撑、监督,不会像 P2P 那样随时暴雷跑路;其次,多方资料显示,长期来看,美国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在 10% 左右,妥妥跑赢 CPI。第三,流动性好,随手都可以出手(当然有可能会亏损),最长一周时间就可以到账。(节假日除外)第四,起始资金低,几乎没有限制(支付宝买基金十元起步),相比买房动辄几十万,这几乎可以认为没有门槛。实际上,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投资证券市场。
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是迅速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办法之一。阅读这本书,也是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
D瓜哥在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读书笔记” 中介绍了一种读书方法,这次也按照这个读书方法把书的内容梳理一遍。
四个基本问题
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问题
针对这本书,D瓜哥有如下一下问题:
股市都有哪些风险?
常说的系统性风险都具体指哪些?
配置什么样的投资产品?什么比例比较合适?
基金是怎么运作的?怎么收费的?
如何选择基金?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何时卖出基金?
场内 ETF 指数基金和场外 ETF 增强基金有啥区别?
我的操作中,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投资准备
总结
投资,说穿了就是让钱生钱。让钱生钱,这其实是所有富人的生财之道。-- D瓜哥觉得把“富人”换成“投资人”更合适。
“富爸爸”和“穷爸爸”最核心的区别是理念,“富爸爸”在投资,让钱生钱;而“穷爸爸”就盯着那点工资,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寻找一个好的工作,得到一份好的薪水。
投机是瞄准一个“机会”,希望大赚一笔,一劳永逸,而投资是要你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走向你的最终梦想。
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钱收集到一起,由专门的人(基金经理)帮我们去投资证券市场。他提取他的佣金,我们拿我们的收益,他们帮我们理财投资。
开放式基金,一般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以及介于股票和债券基金中间的配置型基金。
Charmin综合征
投资不是比智商,而是比谁更理性,而理性的前提就是理解,要理解就得花点时间吧。
摘要
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是迅速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办法之一。
梳理正确的投资观念
投资,说穿了就是让钱生钱。让钱生钱,这其实是所有富人的生财之道。
“富爸爸”和“穷爸爸”最核心的区别是理念,“富爸爸”在投资,让钱生钱;而“穷爸爸”就盯着那点工资,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寻找一个好的工作,得到一份好的薪水。
投机是瞄准一个“机会”,希望大赚一笔,一劳永逸,而投资是要你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走向你的最终梦想。投机实际上更多的是收获风险和灾难,而投资则是一种理性的产物。
基金简介
简单地说,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钱收集到一起,由专门的人(基金经理)帮我们去投资证券市场。他提取他的佣金,我们拿我们的收益,他们帮我们理财投资。
基金资产的管理与保管是分开的,基金公司管理我们的钱的投资运作,而钱一般是托管在银行的。
一种是在你购买基金的时候缴纳,叫前端收费;也可以选择在卖(赎回)基金的时候缴纳,叫后端收费。
每种基金的净值都是在当天股票交易市场收盘以后再根据其所持有的证券的市值来计算的,一天就一个值,这个值在北京时间下午 3点以后才知道。
在看一个基金的净值时会有两个,一个叫“净值”,一个叫“累计净值”。“累计净值”不考虑分红给基金净值带来的降低因素,反映了基金成立以来总体的发展情况,而“净值”则是你交易时候的真正价格。
目前国家对个人的基金收益是不收税的。
开放式基金,一般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以及介于股票和债券基金中间的配置型基金。
有 80% 的基友在决定拿出十万八万元购买基金之前考虑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比买件衣服的时间都少。
美国非常著名的一个基金经理林奇把这种现象称为“Charmin综合征”。Charmin 是美国宝洁公司出的一种卫生纸,几乎在美国任何一个超市里面都可以看见。林奇说:“很多人在买宝洁公司股票前花的时间还不如花在挑 Charmin 卫生纸上的时间多。”这就是“Charmin综合征”。
稀里糊涂、懵懵懂懂地就把大把的钞票投入到一个未知的领域,而且还不想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下。
不读书不看帖就想发财,恐怕只能等天上掉馅饼了。钱是我们自己的,投资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的事情还得我们自己做主。
投资不是比智商,而是比谁更理性,而理性的前提就是理解,要理解就得花点时间吧。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态度决定一切,投资更是这样。
这三步是:确定投资目标、选择优秀基金和掌握投资方法。
“投资三步曲”之一:投资目标的确定
总结
投资基金之前,需要了解基金的风险;用余钱来投资;让时间做投资的朋友;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
短期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长期则无风险,或者说风险很小。
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用来投资。
绝对不能借钱去投资基金。
时间是我们投资时最好的朋友。
72法则 / 115法则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投资对象,不仅可以把原来的风险化解,还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摘要
短期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长期则无风险,或者说风险很小。
投资组合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美国一位 20 多岁的青年——哈里·马科维茨提出的,正是因为这个理论,他在 20 世纪 90 年代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基金投资则有所不同,它追求的就是长期投资和长期趋势。
一句话,“过去的业绩不能用于预测未来”,
短期投资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长期投资则无风险,或者说风险很小。
风险和收益是共生关系,
把三分之一的钱用来买房地产,三分之一的钱用来投资证券市场,三分之一的钱用作储蓄或者买国债。
年龄越大越应该保守,年纪越轻越可以进取。
我们投资的策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投资风格可以很猛,可以承受很大的风险;而当我们逐渐靠近退休年龄,或者靠近我们投资的目标时,如孩子开始读大学,我们就得适时地将股票基金转换成稳健的债券基金,这样即便赎回时我们碰到的是一个熊市,一个非常不景气的市场,我们依然能保住投资成果。
你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用来投资。
还有一点是丝毫不能含糊的:绝对不能借钱去投资基金。
时间是我们投资时最好的朋友。只要我们把它当作长期朋友看待,它就会和我们站在一起。
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考虑你的时间朋友:你到底希望它为你服务多少年。
投资开始得越早,最后的收益就越多。或者说投资开始得越早,咱们为了达到同样的收益,付出的成本就越小。
在长期收益计算中,有一个简便的“72法则”。如年收益是 8%,那么 72/8 = 9,就是说 9 年,你的资本就可以翻一倍;如果年收益是 12%,那么 72/12 = 6,就是说 6 年可以翻一倍。用 72 除以收益率,就是资本需要翻番的大约年数。
如果年收益为 x%,那翻番需要的年数就是 72/x。这就是所谓的“ 72法则”。
“72法则”是计算翻番的时间,而“115法则”是计算 1000 元变成 3000 元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变成 3 倍所耗费的时间。计算方式类似:如果年收益为 x%,那变成三倍需要的年数就是 115/x。
投资不是冒险,希望的收益越大,承担的风险就越大;但并不是承担的风险越大,最后能得到的收益就一定越大。
还要记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却选择一个风险小、收益小的投资方式,这也是非常不对的。
别只盯着激进型基金,关键看你是否能承受得了。别去叶公好龙,否则当龙真的来的时候,又会被吓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投资对象,不仅可以把原来的风险化解,还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投资三步曲”之二:基金品种的选择
总结
选择优秀的基金公司;从优秀的基金公司中,选择表现优异的基金;不要有净值恐高症;远离新基金;推荐指数基金;合理配置投资组合;注意再平衡。
大盘基金、小盘基金不是指基金本身的规模,而是指基金投资的方向。
价值投资是投资在打折的产品上,成长投资是投资在未来的收益上。
价值投资策略比成长投资策略风险小,而投资大盘股比投资小盘股风险小。
选择一家好的基金公司甚至比选择一只好基金更重要。
考察一个基金经理的重要指标就是他的从业时间:一个理想的基金经理应该同时具有股市上升(牛市)和股票下降(熊市)的投资经验。一只理想的基金应该是被同一个基金经理运营了较长的时间。
选择了一家好的基金公司,下一步自然就是在好的基金公司里面选择适合咱们的“好”基金。
牛市买激进基金,熊市买稳健基金。
牛市买老基金。
一只新基金通常成立半年以后才渐入佳境。
购买基金,不在于基金的新旧,本质上还是在于这个基金的投资风格是不是符合你的需求。
基金拆分对原来的基金持有人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为了克服“净值恐高症”给基金公司带来的麻烦,基金公司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基金复制。
指数基金就是跟踪一个特定的证券指数,基本按照指数的制定方法来配置所持有的证券品种和比例,是完全被动的一种基金。
长期投资,指数基金其实是最佳的选择。
分散投资核心要考虑3个因素:相关性、收益和波动。
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比例的再平衡。再平衡能保持资产组合的稳定性,也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摘要
大盘基金、小盘基金不是指基金本身的规模,而是指基金投资的方向。
对于成长投资,如何预测公司会有很大的潜力(成长性)就是一个大问题。
一般来讲,价值投资的风险比成长投资的风险低一些。价值投资是投资在打折的产品上,成长投资是投资在未来的收益上。
对股票的评价根本是看其有没有投资价值,也就是能不能赚钱。无论价值股也好,成长股也好,核心还是看它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收益。
相对而言,价值投资策略比成长投资策略风险小,而投资大盘股比投资小盘股风险小。
我一直认为,在我国现在的情况下,选择一家好的基金公司甚至比选择一只好基金更重要。
一般来讲,考察一个基金经理的重要指标就是他的从业时间。
一个理想的基金经理应该同时具有股市上升(牛市)和股票下降(熊市)的投资经验。一只理想的基金应该是被同一个基金经理运营了较长的时间。
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都是我们需要首先关注的对象。
选择了一家好的基金公司,下一步自然就是在好的基金公司里面选择适合咱们的“好”基金。
基金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投资策略,也就是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另一方面,资产配置,也就是一个基金中股票和债券所占的比例。
我将认购新基金比喻成“指腹为婚”。
在认购新基金之前,应该知道点什么呢?肯定是要关注一个优秀的基金公司,也要关注这个公司下面的其他老基金,还要关注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谁,也许还要关注这个新基金的投资理念。
基金公司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优秀的基金公司就像有殷实的家业、优良的家风、良好的教育的大户。那个新基金还是一个未出世的孩子,而老基金当然是已经长大的孩子,是新基金的哥哥或姐姐。新的基金经理就像父母,他直接掌控着新基金的命运。而新基金的投资理念,更像孩子的优生优育和未来的培养计划和政策。
新基金的确有一个优势,购买成本低也就是净值低,只是 1 元。
中国很多人去炒新股,所以把炒新股的概念也转换到新基金上面来,这也是大大的误区。
新基金所谓“抗跌”的优势完全在于仓位低的缘故。如果一个老基金把仓位降下来,就会和新基金一样“抗跌”。
如果说“牛市买激进基金,熊市买稳健基金”,我想可能更合理。基金之所以激进就是因为股票仓位高,之所以稳健就是因为股票仓位低。
牛市买老基金。
(1)滞涨期。基金的资金募集到位后,基金经理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建仓,即买入股票并使其达到基金合同规定的比例范围。由于基金的资金量大,因此建仓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完成建仓的时间为 3~ 6个月。这个时期,由于基金持有的股票比例不高,遇到市场上涨,基金的净值通常不会立即上涨或者上涨幅度不如大盘快。遇到市场下跌时,基金的净值通常微幅下跌或较大盘表现更加平稳。
(2)上涨期。在 3~ 6个月的基金建仓结束后,基金经理精心挑选的股票组合基本完成,整个基金的风格会逐渐固定。如果市场行情上涨,同时被基金经理选中的股票成为市场热点,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基金净值自然水涨船高。优秀基金的净值上涨较大盘快,下跌时较大盘慢。
一只新基金通常成立半年以后才渐入佳境。客户投资新基金之后应稳定地持有半年以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上涨期的收益”。
既然新基金有滞涨期和上涨期,既然数据也表明滞涨期达 3~6 个月,那我们何不等 3~6 个月再购买新基金。这时候新基金一切都安排就绪,准备大幅度上涨,岂不是最好的进入时期?
购买基金,不在于基金的新旧,本质上还是在于这个基金的投资风格是不是符合你的需求。当咱们需要一只激进的基金的时候,就一定要选择一只股票基金。
其实,基金拆分对原来的基金持有人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按照前面对“净值恐高症”的分析,净值的高低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不考虑基金拆分后的新申购,那基金拆分完全是“换汤不换药”,也有网友将其形容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的问题。
为了克服“净值恐高症”给基金公司带来的麻烦,基金公司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基金复制。
现状。“净值恐高”完全是个观念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改变这个认识,让大家都成熟起来。
顾名思义,指数基金就是跟踪一个特定的证券指数,如上证指数,基本按照指数的制定方法来配置所持有的证券品种和比例,是完全被动的一种基金。
第一,指数基金一般都有非常好的分散投资效果,尤其是跟踪大型指数的基金。
第二,由于是完全模拟指数,指数怎么变更,基金就怎么变更,所以它是一个被动基金。
第三,由于指数的编制都相对稳定,因此股票的买入卖出都不频繁,这就大大节省了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管理费用。
第四,这个和市场的规律非常有关系。那就是所谓市场是不是有效的,或者说市场是不是对的。
长期投资,指数基金其实是最佳的选择。
分散投资核心要考虑3个因素:相关性、收益和波动。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投资对象组合到一起,就会大大降低短期波动,但也会平均长期收益。分散投资的目的是进行风险控制,而风险控制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一环。长期投资可以从时间上平滑短期风险,而分散投资则可以从“空间”上削减波动。把分散投资和长期投资结合到一起,肯定是最好的结果。
开放式基金分3大类:主要投资股票市场的股票基金、主要投资债券市场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相对来说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上涨的时候,债券市场不会跟着上涨;反之,亦然。
咱们必须把投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绝对不能把组合中的每项投资割裂来看,就像我们会把一只基金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独立的股票来看待一样。
投资组合一定要像做满汉全席一样,第一道上什么,第二道上什么,最后的又是什么,要讲究条理性。
一定要注意咱们关心的是投资组合的总体,而不是个体内容。这往往是新手容易犯的错误。
分散投资理论的鼻祖是美国的马科维茨( Harry Markowitz),因其在 1952年( 25岁)发表的论文《投资组合选择》和 1959年( 32岁)出版的图书《投资组合选择:有效分散化》, 1990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在分散投资的时候,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风险和收益,还有独立投资之间的相关性。
投资组合理论强调的是要投资在独立的、不相关的领域里面,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购买“一篮子”证券来分散投资。
如果我们能把投资分散到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如证券、房地产、黄金等,那总体的效果会更好。
组合投资影响的主要是短期波动,而长期的收益一样可以保证。
第一步,资产的组合。也就是这个投资方向的组合,包括自己储蓄和投资的比例,以及投资中股票和债券的比例。
如果单说基金投资,那核心在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例选择上。
第一,小盘和大盘的相关性较低,是一个很好的分散投资对象。
第二,小盘基金短期波动比大盘基金大,长期收益也会比大盘基金高。
第三步,价值和成长的配置。理论上一个组合的核心最好是价值和成长的平衡。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第一,但求平均。
相比做出非凡的决策,投资更重要的是避免愚蠢的决定”,
最好的核心基金,理论上是一个大盘基金,而且应该是一个价值和成长平衡型的基金,也就是在晨星投资风格箱中第一行的中间格。
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比例的再平衡。如制定了自己的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比例是 7 ∶ 3。一年以后,股票涨得快,债券涨得慢,比例变成 8 ∶ 2了,怎么办?这时候要卖掉股票,买成债券。如果再过一年,遇到熊市,股票大跌,比例变成了 6 ∶ 4,这时就要卖掉债券,买入股票,使比例回到 7 ∶ 3。这就是再平衡。再平衡是很蹊跷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你是卖掉一个上涨快的优良资产,买入一个下跌或者跑得慢的不良资产,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高抛低吸”的过程,是一种通过纪律性投资来进行卖高买低的过程,这符合市场是轮动的这一概念。更重要的是,再平衡能保持资产组合的稳定性,也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投资三步曲”之三:操作方法的实施
总结
选择方便的投资渠道,支付宝、雪球、天天基金网等;红利再投资;不要做波段操作和预测市场;长期持有;合适的时候卖出。
一旦购买到满意的基金,最合适的持有方式是长期持有。
不要去预测市场,因为市场是不可以预测的。
投资主要是在于避免做出愚蠢的决策,而不是在于做出几个非凡的英明决定。
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犯的错误。
定投的第一个好处:长期平均下来,得到的是一个平均的投入成本,也就平滑掉了市场短期的波动。
别爱上基金,别用感情替代了理智。
常言说:“会买的只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这个基金不再是我想投的,如风格变了,基金经理变了,等等;
我的投资目标达到了,风险收益需求变化了。
市场表现太疯狂了,也要赎回基金。 — 典型标志,到处都在聊股票、基金。
摘要
一旦购买到满意的基金,最合适的持有方式是长期持有。
只有金盆洗手之日,才是落袋为安之时。
红利再投资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要去预测市场,因为市场是不可以预测的。
当你在一个自认为的“高点”卖出后,市场却继续走高,结果你就处于一种所谓“踏空”的状态;而在“低点”买入以后,市场继续下跌,结果“被套”。
华尔街有句名言:市场是由贪婪和恐惧来推动的。
伟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投资主要是在于避免做出愚蠢的决策,而不是在于做出几个非凡的英明决定。
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犯的错误。
世界上有两种飞行员,一种是“老”的飞行员,一种是“大胆”的飞行员,但没有“老的大胆的”飞行员。
定投的第一个好处:长期平均下来,得到的是一个平均的投入成本,也就平滑掉了市场短期的波动。
第二个好处是,对于工薪阶层,可能无法一次拿出一大笔钱去投资养老,但在不影响生活标准的情况下,每个月可以有部分节余投入市场。
最大的好处是第三个,定投不用去考虑市场的情况,无须预测市场。
人都是贪婪的,没有纪律性的投资最后一定会害了自己。
定投得到的是一个平均的状况,就是定投这段时间的平均效应。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最佳,但求平均”,
把一次性投资和定投结合起来使用是最好的方式。当年终发了奖金,可以一次性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市场,而每个月的结余就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积少成多。
实际上,基金最合适的持有方式是长期持有。
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比喻:很多人都有过去火车站排队买票的经历。无论在哪个窗口排队,最终都可以买到票。当最开始选择排在哪个窗口的时候,一般只是随便估计一下哪个队伍人最少,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队伍的长短都基本相同。但当排上队以后,就会发现有时候自己的队伍走得快,有时候别人的队伍走得快。这时候,是继续保留在原来的队伍中,还是在各个窗口之间跳来跳去,不断追逐走得快的队伍呢?大多数人都知道,保留在一个队伍中一直排下去可能是最好的办法,而那种跳来跳去的方式是非常糟糕的。
“保留在一个队伍中一直排下去”,就是基金投资的长期持有策略。
如果开始选择正确了,会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为自己而自豪;如果选择错了,会非常遗憾,甚至不敢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追求自豪和回避遗憾的心理,常常会过长地持有一只不适合自己的基金;而且,持有的时间越长,感情就越深,越不想卖,虽然它已经很不可爱了。
别爱上基金,别用感情替代了理智。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选基和选时都不是最关键的事情。选得好买得巧,不如守得住。
常言说:“会买的只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但我觉得,能劝住咱们守住不动的则是大师。
我守不住的时候,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去看大师的书,所以才有“劝住咱们守住不动的则是大师”的感想。
在熊市买入需要的是勇气,而从熊守到牛的人却是需要毅力、耐心和信心的。
投资组合是根据投资策略制定的。投资策略里面,我认为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投资期,第二个要考虑的是投资人的心理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一只基金的份额大规模减少,这也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太小的基金将面临清盘关闭的风险。
基金公司更是一个要重点“盯防”的对象。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基金公司暴露丑闻并不是新鲜的事情。不要指望一个“肮脏”的公司下面会有一只为咱们的利益服务的优秀基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不要冒不必要的风险去赌未来的市场情况,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预测市场。
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这话是出自巴顿·比格斯的《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其实,他讲的是基金业绩的上升会带来很多新的资金涌入,而这种规模的扩大却会导致基金业绩下降。结果就形成一种怪圈,最后导致基金昙花一现。
与其说是对危险的恐惧,不如说是对未知的恐惧让他远离投资。
但对我们来说,进入市场知道有风险,但很多的时候却不知道风险在哪里。
风险是会欺负人的,这和所有的麻烦一样。不搞清楚,它就一定会欺负你。你知道了它,了解了它,它就会离开你。
多想,多学,多钻研,多思考。我想,这恐怕是获得收益的唯一办法。
要获得高的收益,就不得不承担较高的风险;但并不是承担了较高的风险,就一定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对于大盘,对于整个市场,咱们是控制不了的,也是预测不了的,那就只能接受这种风险,这就是系统的风险。 第五章 我的投资实践
所谓长期投资并不是指长期抱着一只基金不放。
当你发现你所持有的基金出现问题时,你转换成另外一只(货币基金除外),这同样是长期持有策略。
投资杂谈
总结
对于定投来讲,股市现在上涨,是满足你的当前利益;股市下跌,是满足你的长远利益。
①你的投资期是多长? ②你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得分是多少?
努力学习知识,充分了解自己,仔细选择产品,稳健实施投资,平和看待涨跌。
“理财不是发财!”
投资基金是理财,而不是发财。理财就是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你的既定目标。
有 3 种人能预测市场:天才、疯子和骗子。
定投的基本原则只有两个,一个是不预测市场(定时),二是强制性积少成多(定额)。
读书摘要
对于定投来讲,股市现在上涨,是满足你的当前利益;股市下跌,是满足你的长远利益。你永远都不亏!
首先,我一定要问两个问题: ①你的投资期是多长? ②你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得分是多少?
然后,再考虑选什么样的基金。我推荐的是晨星五星基金,这是专业评估过的,还有什么不推荐的理由?
假设让全美国人来一个猜硬币正反面大赛。第一次,会淘汰一半的人;第二次,又会淘汰另外一半。如此下去许多次,最后只剩下 10来个人。这 10来个人居然许多次都猜对了。哈哈,这 10来个人就成了“专家”,于是他们开始写书说“我是怎么猜对硬币的”,然后在全国巡回讲演。
如果气球爆了,你将面临什么样的灾难呢?这就是底线。如果考虑清楚了这个底线,晚上也自然能睡着觉了。
美国晨星的“投资教室”里面有一节内容叫投资“ Unloved”基金。也就是说,拿出点钱来购买点冷门的、不被看好的基金。其思路是基于市场是轮动的,今年的冷门也许就是明年的热门。
“瘟鸡”当然不能是“病鸡”,真正要寻找的是那种“冬眠”的“鸡”,那种正在养精蓄锐的“鸡”。
选择一个以前业绩很好但近期情况不妙的基金来投。
努力学习知识,充分了解自己,仔细选择产品,稳健实施投资,平和看待涨跌。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真理。
一定要记住,波段操作是非常愚蠢的办法,基金不是用来“炒”的,也是不能用来“玩”的。中国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而投资大师巴菲特则说,“相比做出非凡的决策,投资更重要的是避免愚蠢的决定”。
定投的妙处就在于有效地克服了我们的贪婪和恐惧。
真心地劝所有的基友一句:别去盯着那个红红绿绿的大盘走势,别去看那个高高低低的净值。投资不是生活的目的,更不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咱们能做到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才来关心一下自己的投资,那咱们的心态会平和很多。
“理财不是发财!”
华尔街有句话:“牛也赚钱,熊也赚钱,只有没脑子的猪会被屠宰!”
理念不是空穴来风,经验是由教训叠加出来的。从新手变成老手只有靠血泪培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
总市值是指如果采用红利再投资,那 1万元到现在的市值情况;总回报是从总市值中扣除了本金剩下的利润;净值增长是指这 14个月以来,单纯看净值产生的资产收益(扣除了本金);红利是指在这段时间中,可以得到多少现金分红;红利再投资是说如果这些红利用来再投资,那到 2007年 2月 16日又可以产生多少市值。
有人说,分红后,把浮盈转化成了实赢。这话对,但经过红利再投资以后,实赢又变成了浮盈。除非咱们不投资,只要投资,只要咱们的钱在市场里面,盈利和亏损都是“浮”的。
我们的核心利润在于基金经理是不是能为我们赚到更多的钱,而且能用赚来的利润帮我们再赚更多的钱。
一个成功的波段,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你下次买入的点位要比你现在卖出的点位低;否则,你在一个高位逃离,虽然股市下跌,你躲过了灾难,但如果错失了上涨的时机,再在另外一个更高位买入,那其实是更糟糕的事情。
对于波段操作而言必须判断两个时机:股市开始下跌和股市再开始上涨。你要有两次操作,而这两次操作都不能失败,否则结果就不如一直持有。
赚钱才是硬道理,而且是最终赚钱才是硬道理。
波段操作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投资基金是理财,而不是发财。我认为理财和发财的一个区别是:理财是有目标的,如养老或者孩子的教育;而发财似乎是多多益善。
理财就是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你的既定目标。咱们必须在目标和风险中平衡。大的风险不确保大收益,也不确保你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大。
基金投资是一种稳健的、能达到你的目标的走法,不是发财越多越好的工具。
在我推荐的“核心 +卫星”组合中,核心部分是为了锁定未来目标的部分,而卫星部分是你可以试图“发财”的部分。
“采取这样的独立立场并不容易。朝着和人流不同的方向前进有遭到践踏的危险。但是在如同战场的投资领域,胜利常常属于那些在似乎指向同一方向的信息浪潮中冷眼旁观、勇于打破常规的人。这意味着胜利者要有能力发现指向另一行动方向的信息。”
如果你想指挥交响乐,一定要背对观众。”
有 3 种人能预测市场:天才、疯子和骗子。
投资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投资是对自己人性本质的考量。
我非常反对明知山上有虎,却非要上景阳冈的“大无畏精神”。那是赌博!靠几碗酒是成不了武松的。
市场可能涨,也可能跌,这种捉摸不透的东西就是风险。
买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介于存银行和抢银行之间。”
K线就是最好的心电图。
投机是想把小钱很快变成大钱,而投资首先是不让大钱变成小钱。
用投资的心态去理财,而不是用投机的赌博去发财。
对“专家”的失望还来源于一点:我发现不少洋洋洒洒讲基金投资的人,自己却是不买基金的。
定投在牛市里面的确很少有人欣赏,到熊市却逐渐被大家接受。
第一个分歧应该是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的分歧。
第二个分歧是对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基金的选择。
牛市中指数基金跑得快,而熊市中主动基金跌得慢的现象,
第三个分歧是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的问题。
第四个是开基、封基和股票该选什么的分歧。
闲钱是投资的第一要素,这是一个大大的前提。
闲钱投资,第一个是控制风险,也就是流动性的风险。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公司债券(注意它可不是国债)。它赋予持有人在发债后一定时间内,可依据本身的自由意志,选择是否依约定的条件将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或者另外一家公司股票的权利。
可转债就有了如下的特性:(1)债权性(也叫债性)。可转债首先是债券。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债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2)股权性(也叫股性)。可转债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因此,也可以被看成股票。(3)可转换性。可转换性是可转债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者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债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3种人预测市场:天才、疯子和骗子。
他说:“你看打麻将的。有人会让别人替你打吗?有人会说自己的麻将技术差吗?有人会觉得自己在麻将桌上输钱吗?”炒股的大多数和打麻将的人有一样的心态,总对自己充满信心。
小散,在生物链的最末端,也就是最容易被吃掉的那个。
定投只是一种投资的方式,而不是投资的品种。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定投是万能的,是可以百战百胜的。
定投的核心是不依赖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而是一种机械性的,靠长期平均来解决如何买入的问题。定投一定不会得到最优异的效果,但定投也一定不会得到最糟糕的结局。
对广大业余投资者而言,能得到一个中等的投资结果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了,因为我们最大的弱点是自己的贪婪。
第一,定投不会让咱们包赚不赔。
实际上,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坚持定投,因为这时候才是低价收集筹码的时候。
投资正确的思想是低买高卖,而不是高买再高卖。
第二,理论上定投是波动幅度大的品种有优势,
第三,定投只解决了一个买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卖出的问题,而只有卖出和买入的差价才是你的利润。
千万不要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赎回你的基金。一定要挺住,挺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第四,定投的品种是不是必须从一而终呢?我认为没有必要。定投的品种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调整。
定投的基本原则只有两个,一个是不预测市场(定时),二是强制性积少成多(定额)。
(1)对一组由股票、债券和基金构成的动态投资组合,进行不断地研究、筛选和监控。(2)以某种自动的方式,创建一个恒久的投资组合,不再付出更多的努力。 附录 对季凯帆博士的采访
最大的问题就是投资者的教育问题。
其实,在我国大众之中,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投资观念,甚至包括最基本的财务知识是非常匮乏的。
市场不成熟,受害的最终还是咱们个人投资者。
好学生继续是好学生的概率会比差学生变成好学生的概率要大。
指数投资有非常多的好处,尤其是做资产配置、基金组合。没有“风格漂移”,也没有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
在两种情况下会赎回基金:①这个基金不再是我想投的,如风格变了,基金经理变了,等等;②我的投资目标达到了,风险收益需求变化了。现在,我要加上第三条:市场表现太疯狂了,也要赎回基金。
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餐馆里面,如果你动不动就听到周围的人在高谈阔论他从股市上赚了多少钱的时候,那市场一定是“疯狂”了。永远记住:市场只会让少数人赚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就该“跑”了,至少该减仓而不能加仓了。同理,如果周围没有人谈论股票和基金,连骂股市的人都没有了,那市场就是低位了。记住一条,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是懒得理你。
每个人都应该从个人总财富的角度去考虑财富管理的问题。
你持有的所有基金和基金组合的累加才是你要管理的财富,而一只基金、一个组合只是你的一部分资产而已。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对于基金投资更是这样。基础知识就那么一点,因此投资经历更为重要。去做去想,去想去做。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从“小鲜肉”到“大叔”就是这样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