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一个亲戚今年参加中招考高中,由于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就面临一个问题:选择哪所高中去求学?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和讨论,D瓜哥觉得非常有共性,分享出来,希望给需要的家长一个参考。
1. 去重点高中怕跟不上,选择去上私立高中 一些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如果去重点高中,担心孩子跟不上课程,所以,选择去上私立高中。
关于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高中最重要的考核就是三年以后的高考。高考对所有参加的考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而有什么差别。(同一个省的高考生是一样的,跨省则不一定。这里不予讨论。)所以,只要上高中,就必须努力跟上,尽力向前冲!否则,就会掉队,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失去了上高中的主要意义。所以,根本无需考虑能不能跟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一个选择:只要求学,就只能加油往前冲!
2. 选择高中的关注点 由于孩子成绩不理想,那么可能无法进入理想的中学。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高中?
对于这个问题,私以为对于高中的的考察标准只有一条:就是高考录取率,各个层次本科的录取率。但是在选择高中时,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点,下面一一说明。
2.1. 生源质量 聪明的学生在任何高中都有好的成绩。脑瓜子不灵的学生,即使送到人大附中这样全国最好的高中也难有好的成绩。
另外,如果身边有一些成绩好的同学,那么当自己学习有问题时,可以更方便地找同学帮忙解答。如果身边事一群瓜娃子,出现学习问题,也无法及时解决,日积月累,成绩自然难以提高!
2.2. 学校的历史成绩 成绩好的学校大概率会一如既往地好下去。而差的学校想变好,却需要付出非常巨大的努力和相当长的时间来改善。它还需要时间,逐步向社会来证实它的实力,以求获取更好的生源。对于学校来说,这个时间是可以耗得起的。但是,作为学生,上学的时间段时是卡死的,耗不起,也等不起。
2.3. 老师资历 好的老师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更有帮助。
但是,好的师资也需要好的学生来衬托。老师和学生是相互成就的。只有伯乐,没有千里马,伯乐只能悲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2.4. 学习氛围 大多数人都从众。所以,学习氛围好的地方,大部分人会被带动起来学习。但是,如果学习氛围一般,大多数人就会随波逐流,逐步落伍。
2.5. 私立高中的困境 目前,国内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公立高中。认为公立高中有政府托底,更有保障。而对私立高中,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信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私立高中普遍学费高昂,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2.6. 小结 所以,综合上述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大多数情况下私立高中的生源质量普遍一般,甚至不好。由于生源质量问题,导致无论是学校的历史成绩,还是学校氛围,可能都会差强人意。所以,如果家长希望通过上私立高中来提高孩子成绩。综合来看,个人觉得很难实现,甚至基本不可能(可能比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要高一点)。最后的结果,可能钱也花了,时间也耽误了,孩子也没有太大的起色,最后高考成绩也不理想。
还有一个种情况,从小就一直上私立学校的情况,这种大多数是双语教学,面向的也是国外的大学,大部分是不把高考作为第一选项的。这种情况,不在此讨论范围。
3. 转学 如果一个学校不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转学,转到更好的学校。这个时候,由于入学晚的原因,可能不容易合群,家长要多鼓励和开导,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帮助孩子早日完成过渡。
另外,学生也不要太在意,一般情况下,等到上高二会进行二次分班,大家又都从新开始了。
4. 培优班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考进更好的中学,去了一所一般的高中,而且还进培优班了。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
如果不是托关系进培优班,那么只能说明这个高中生源质量确实一般。
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培优班里,有可能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垫底。这就要多去关注一下学生在整个高中的整体成绩排名。好的情况是,在班级垫底,但在年级总体排名靠前,这种情况家长要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可能长时间在班级成绩排名垫底,这对学生来说,无形中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有些学生可能会自暴自弃。所以,家长要做好安慰和支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多鼓励孩子。
5. 相比私立高中的更优解 如果有能力支付私立高中的钱,相对来说,另外一条路可操作性更大一些:尽力去层次更好的公立高中,把省下来的学费给孩子请一对一的私教辅导。
6. 私教辅导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性格,老师也有跟种各样的教法,所以,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如果学生和私教老师不是很契合,那么请私教老师不一定就能提高成绩。如果已经请私教的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是否合拍,如果不合适,要尽早更换私教老师。
7. 高中成绩可以突飞猛进 无需太过担心孩子的高中入学成绩排名。以D瓜哥的上学经历来看,在高一,学生的成绩排名会有剧烈的波动,有人入学成绩很差,后来迎头赶上的;也有人入学成绩很好,但后来却跌落谷底。所以,只要学生初中不掉队,上了高中肯下功夫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高。(掉队的学生可能就不会想着去上高中了)
8. 不要选择职高或“3+2”大专 还有一个选项:选择职高或者是“3+2”的大专。私以为,这个选项可以直接忽略,除非迫不得已。
大多数成绩还可以的学生都去上高中了,所以,能选择去上职高或者大专的,大部分成绩都一般,甚至很差。结果,大部分人可能就会不学无术,聚众打架斗殴。最后,孩子不仅可能没学好,甚至沾染了一堆坏毛病。
另外,现在学历贬值严重,满大街都是本科生,大专生更没出路(可以看看现在公务员招聘都要求什么学历)。上了大专,如果想有出路,还要考专升本,相当于一次高考,那为何不直接上高中呢?
当然,在职高或者大专里面,也不乏一些学有所成的人才,但这样的概率太低了。这个问题,不再争论,争论就是你对。
总结 综合上述的讨论,对于孩子上学,最优解就是上尽可能好的高中。如果上不了最好的高中,那就选次一点的公立高中。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给孩子请一些私教辅导,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最后,送给正在求学的学子们一句话:你充满了潜能,但你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祝福每一个学子学有所成!
今天七夕情人节,选摘几首情诗做个纪念。
邶风 ·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郑风 ·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舒婷 ·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在 告别 2019,迎接 2020 中已经展示过这张照片了。但是,没有多做说明。这里就简要介绍一下。
2019 年端午自驾游时,在内蒙古的一座山上,无意间看到了上面照片中的这两棵树,形象神似《致橡树》中“站在一起的两棵树”。所以,就专门拍下了这张照片留作纪念。
席慕蓉 ·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同样,书籍也是更迭不断。书龄在二十年以上的书,少之又少。如果还能一直保持畅销,那绝对是凤毛麟角。而 《程序员修炼之道》 绝对算是这些神品中不可或缺的一本。
最近当当在搞读书节,又成功骗我入坑,买了几本心仪已久的书。《程序员修炼之道·第2版》被我成功收入囊中。打开书本,只看目录就感觉可以值回书价了。99 条提示,字字珠玑,金科玉律。忍不住发篇水文,推波助澜,让其发扬光大。
务实的哲学 关注你的技艺
思考!思考你的工作
你有选择权
提供选择,别找借口
不要放任破窗
做推动变革的催化剂
牢记全景
将质量要求视为需求问题
对知识组合做定期投资
批判性地分析你读到和听到的东西
英语就是另一门编程语言
说什么和怎么说同样重要
把文档嵌进去,而不是拴在表面
务实的方法 优秀的设计比糟糕的设计更容易变更
DRY—不要重复自己
让复用变得更容易
消除不想搞事物之间的影响
不设最终决定
放弃追逐时尚
使用曳光弹找到目标
用原型学习
靠近问题域编程
通过估算来避免意外
根据代码不断迭代进度表
基础工具 将知识用纯文本保存
发挥 Shell 命令的威力
游刃有余地使用编辑器
永远使用版本控制
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责备
不要恐慌
修代码前先让代码在测试中失败
读一下那些该死的出错信息
“select”没出问题
不要假设,要证明
学习一门文本处理语言
务实的偏执 你无法写出完美的软件
通过契约进行设计
尽早崩溃
使用断言去预防不可能的事情
有始有终
在局部行动
小步前进——由始至终
避免占卜
宁折不弯 解耦代码让改变更容易
只管命令不要询问
不要链式调用方法
避免全局数据
如果全局唯一非常重要,那么将它包装到API 中
编程讲的是代码,而程序谈的是数据
不要囤积状态,传递下去
不要付继承税
尽量用接口来表达多态
用委托提供服务:“有一个”胜过“是一个”
利用 mixin 共享功能
使用外部配置参数化应用程序
并发 通过分析工作流来提高并发性
共享状态是不正确的状态
随机故障通常是并发问题
用角色实现并发性时不必共享状态
使用黑板来协调工作流
29 | 他们落地 OKR 都失败了,原因出在哪儿? 为何这家初创公司落地 OKR 失败了? 拿 OKR 当 KPI 用,只是通过 OKR 看结果,而忽略了 OKR 执行过程中的跟踪与复盘,最终导致 OKR 没用对,KPI 也没用好。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生存固然重要,但成长也不可忽视,OKR 既能实现目标,又能关注成长。
为何这家传统企业落地 OKR 失败了? 为何这家互联网公司落地 OKR 失败了? 总结 没有充分理解 OKR 的核心概念,更没有真正体会到 OKR 的精髓,容易将 OKR 当 KPI 用。
当正确理解 OKR 后,就应该快速落地,并及时跟踪落地效果,持续收集员工反馈。
OKR 的本质就是简单,所以没必要让 OKR 落地变得复杂,无需与流程和制度相绑定。
30 | 用什么工具,能加强OKR落地效果? OKR 初步落地,用什么工具? 与“表格”相比,我更倾向于“看板”,不是电子看板,而是实体看板,需要将它固定在墙上,而且办公区域内,越多的同事看到它越好。
看板使得 OKR 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OKR 看板让文化变得公开透明。
第二,OKR 看板能激励自己努力执行。
第三,OKR 看板能影响他人改变行为。
OKR 看板才是初步落地 OKR 的必备神器。
OKR 初见成效,用什么工具? 每周工作结束后,在公司范围内发布“OKR 周报”,在周报中列出本周在 OKR 中要完成进度的人和事,写得越具体越好。
15 | 技术团队真的是“成本中心”吗?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如何体现技术团队的价值? 要回答技术团队如何产生价值的问题,首先要让同事们知道工程师们每天到底在做什么。
除了在技术团队核心工作方面来体现价值以外,你还需要在日常的项目中体现技术团队的价值。
如何使用 OKR 体现项目价值? Why:为何我们要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What:对于项目所解决的问题而言,它所能产生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How:项目上线后,是否能够有效地去验证项目的价值?如何验证?
技术团队所交付项目的价值。
如何持续地体现技术团队价值? 不要告诉工程师们应该做些什么,更不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做,而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做。
O 的完成率是其下每个 KR 完成率的平均值。
对于曾经做过的项目所产生的价值,你还需要阶段性地向你的上级领导汇报,从而建立领导和你之间的信任,这同样也能体现技术团队的价值。
总结 一些技巧:
项目 OKR 无需你一个人来制定,你需要与协作伙伴们共同来完成。
通过“引导式”提问方法,让你的伙伴们认可通过 OKR 来验证项目价值的方法。
持续体现技术团队价值,通过定期向大家同步项目 OKR 完成率,这个方法值得尝试。
16 | 大家都说“向上管理”很重要,你想学一些“套路”吗? 向下管理指的是管理自己的团队等; 向上管理指的是与自己的领导有效沟通; 横向管理指的是与自己的跨部门同事进行工作协同。
向上管理,到底管理的是什么? 问题 为何与自己的领导一言不合,就会选择离职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己和领导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实质 向上管理,管理的其实是领导对你的期望。
难点 员工想要的是更深层次理解领导的想法和要求,领导想要的是让员工能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执行。
如何让双方的沟通变得更加有效? 案例展示 老板参加阿里回来,要求996。
案例分析 如果你现在已经掌握了 OKR 使用方法,那么就能将其上升到“OKR 思维”层面了,建立与领导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实现向上管理。
如何使用“OKR 思维”进行向上管理? OKR 应该是一种思维,当你需要进行向上管理时,OKR 是你和领导的“共同语言”。
总结 做一名“被领导者”,需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充分挖掘出领导对你的期望。
产品经理管理的是用户对产品的期望,你需要管理的是领导对你的期望。
OKR 是一种管理思维,只要双方认可 OKR 的价值,就能快速达成共识。
17 | 跨部门协同费劲,沟通效率低,如何粉碎“部门墙”? 企业内部之间存在一堵无形的“墙”,它阻碍着跨部门协同,阻碍着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和工作交流,我们称这堵墙为“部门墙”,正是由于“部门墙”的产生,才导致公司缺乏执行效率,战略无法迅速落地。
08 | 如何轻松制定OKR?方法原来如此简单 你制定的 O 对不对? O 是 OKR 中“What”的层面,它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
O 最核心的特性就一定在于它对组织、团队、个人所能提供的价值上:
对于组织目标而言,当一位 CEO 制定组织目标时,他需要结合企业战略规划来制定 OKR,他所制定的 O 就必须具备商业价值。
如果你是团队负责人,那么你一定要考虑:怎样的 O 能帮助你的团队产生价值。
综上所述,在制定 O 时,你需要注意以下三条核心原则:
O 要有实际价值,你要深度思考。
O 要能激励人心,你要善于表达。
O 要短期可实现,你要脚踏实地。
分享三条注意事项:
O 尽可能要以动词形式开头。例如:打造……、建设……、实现……。
O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一定不要写一些自认为“高大上”的词汇,除非大家理解上都可以达成一致。
O 最好能附上一句目标描述。建议为 O 增加一句话描述,就“为何我要写这个目标?”这一问题,来向大家讲解。
你制定的 KR 好不好? KR 是针对 OKR 中“How”的层面,它解决了具体“怎么做”的问题。
具体数字
数字范围
“里程碑”事件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恰到好处制定 KR 这件事本身就有一定挑战性。我的建议是,制定 KR 的挑战,你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后面再不断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
关于制定 KR,你需要遵循的三条核心原则,我按照重要程度依次列出来:
KR 要支撑目标,需要与 O 直接关联。
KR 用数据说话,需要通过数据去度量。
KR 具备挑战性,难易度设置需要恰到好处。
除了 KR 制定的三条核心原则以外,我也想告诉你关于 KR 的三点注意事项:
01 | 你想要快速理解OKR吗?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越来越火的 OKR 究竟是什么? OKR 是一款目标管理工具,它由 Objectives(目标)和 Key Results(关键结果)两部分构成。同时,OKR 也被称为“目标与关键结果工作法”,简称为“OKR 工作法”。OKR 是融合了一系列框架、方法和哲学后的产物,它起源于 Intel,发展于 Google。
可以把 OKR 中的 O 想象成一个你想要去的最终目的地,它时刻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此外,可以把 KR 想象成一个带有距离标记的路标,它时刻告诉你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OKR 是一种融入了人性的科学管理框架。OKR 绝不是一款简单的目标管理工具,它充满了人性和智慧。
你为什么需要 OKR? OKR 使方向更加聚焦 OKR 恰恰能够解决短期目标的实现问题,让目标更加聚焦,让行动脚踏实地,通过完成 KR 从而实现 O,这也正是 OKR 的基本原理。
为了让目标更加聚焦,因此在制定 O 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做减法”,不要贪多求广,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我们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逐个歼灭“敌人”。
OKR 使沟通更加透明 《孙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
CEO 首先制定“公司 OKR”,即组织目标,并将组织目标与部门负责人沟通。
部门负责人再去制定“部门 OKR”,即团队目标,并将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对齐,与 CEO 确认后再与员工沟通。
各个员工充分理解了团队目标后,再去制定自己的“员工 OKR”,即个人目标,并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对齐,并与团队负责人确认。
OKR 使激励更加有效 除了金钱等物质激励以外,最有效的激励方式莫过于“成长”和“认可”,而且精神激励往往比物质激励产生的激励效果更持久。
如何更有效地使用 OKR? 对于 O,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方向明确:目标不能太抽象,也不能含混不清,要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懂。
目标对齐:下级要对齐上级的目标,即向上对齐,平级还要相互对齐,即水平对齐。
时间限制:目标需要有时间边界,不能遥遥无期,而且时间边界要恰到好处。
对于 KR,你同样需要做到三点:
有挑战性:关键结果要有挑战性,拒绝平庸,拒绝不切实际,要做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容易度量:无法度量的关键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宁可抛弃。
不是任务:关键结果需要对目标产生直接影响,它不是日常任务,也不是行动计划。
Talk和Code同等重要 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有效的沟通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不管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还是成为某个领域的技术牛人,你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沟通的原理和问题 沟通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或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把自己的想法、要求、信息等内容传递给对方。
约定术语
反馈确认
达成共识
沟通阻碍和应对方法 信息不准确 在沟通之前,首先要想清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整理自己的措辞。
沟通就是要来来回回的确认。
沟通效率的关键不在于快,而是准确!
信息太多 不要绕弯子,有话直说,这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这既是对对方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这样沟通,事情往往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没有交互 找到对方的兴趣点,降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门槛,培养让大家畅所欲言的自由环境,把自己的答案变成问题,让其它人有参与感,这样才可能有好的沟通,也能够有好的结果。
表达方式 沟通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沟通的内容,二就是表达方式和态度。
二手信息 到信息的源头,向当事人去求证,会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也会让你变得更有智慧。
信道被黑 在面对负面信息的时候,最好的方式不是隐瞒,而是公开以及给出解决方案。
沟通方式及技巧 尊重 我可以不同意你,但是会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赢得对方的尊重需要先尊重对方。
你一定要和对方有观点上的交互,甚至是碰撞。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附和对方,而是产生一种更完整更全面的认知。
倾听 一定要学会倾听,掌握到更多的信息,因为掌握不了足够的信息就会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会做出错误的假设。
倾听其实不仅仅只是听,还要思考,要思考更深层的原因,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才会有更高效率的沟通,这才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定。
情绪控制 不要过早或者过度打岔和反驳。
求同存异,冷静客观。
切莫在冲动之下,说出很多一些过分或过激的话,因为言语的力量是巨大的,杀伤力有时难以预估。
有时候,我会自己告诫自己,情绪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不应该被别人 hack 了。
沟通技巧 引起对方的兴趣
直达主题,强化观点
确定自己的目标,学会抓重点,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这样你要的才会更鲜明。当一些事情变得简明和鲜明起来时,你才会表现出有力量的观点和话语。而这些被强化过的观点和话语,只需要一句,就会在对方脑子里形成一个小爆点,要么击中了对方的软处(扎心),要么会让对方产生深度思考。
基于数据和事实
沟通技术 逻辑 在逻辑层面说服对方,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手段。
信息 信息要全面、准确。
重点提一下 X/Y 问题。
维度 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沟通是我们需要努力的目标。
如果站在客户的角度,最好用高维度。但如果站在技术细节的角度,这是低维度。
高维度容易拉拢对方,而在低维度更容易说服对方。
共同 共情,共享,共利,共识以及换位思考。
寻找共同的过程就是化“敌”为“友”的过程,帮助大家在共赢的大思路和环境下,共同思考问题的解,从而实现高效沟通。
三本书 无论干什么,你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犀利的观点,也就是金句。
推荐你看三本书《清醒思考的艺术》、《简单逻辑学》和《重来》。
好老板要善于提问 引导 管理者要学会问问题,问员工怎样做。
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是一件“逆人性”的事,就像锻炼身体一样,需要人持续付出,会让人感到痛苦,并随时想找理由放弃。
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 5%、10%、20% 和 30%。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会将原来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从 5% 提升到 50%、75% 和 90%。
只有你开始自己思考,开始自己总结和归纳,开始找人交流讨论,开始践行,并开始对外输出,你才会掌握到真正的学习能力。
所以,学习不是努力读更多的书,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这会让人产生低层次的勤奋和成长的感觉,这只是在使蛮力。要思辨,要践行,要总结和归纳,否则,你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某件事,而不会有质的成长的。
浅度学习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 高质量的信息源和第一手的知识。
把知识连成地图,将自己的理解反述出来。
不断地反思和思辨,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讨论。
举一反三,并践行之,把知识转换成技能。
学习有三个步骤:
知识采集。信息源是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源头、破解表面信息的内在本质、多方数据印证,是这个步骤的关键。
知识缝合。所谓缝合就是把信息组织起来,成为结构体的知识。这里,连接记忆,逻辑推理,知识梳理是很重要的三部分。
技能转换。通过举一反三、实践和练习,以及传授教导,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让你进入更高的阶层。
学习是为了找到方法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更是为了找到方法。 学习是为了找到通往答案的路径和方法,是为了拥有无师自通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找到原理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知道,而更是为了思考和理解。
一旦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本质的东西,你就会发现,整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在变得越来越简单。你就好像找到了所有问题的最终答案似的,一通百通了。
学习是为了了解自己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开拓眼界,而更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未知,为了了解自己。
开拓眼界的目的就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上升空间,从而才能让自己成长。
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成长,而更是为了改变自己。
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那些垃圾和低效的算法。总之,学习让我们改变自己,行动和践行,反思和改善,从而获得成长。
源头、原理和知识地图 挑选知识和信息源 注重基础和原理 最最关键的是,这些基础知识和原理性的东西和技术,都是经历过长时间的考验的,所以,这些基础技术也有很多人类历史上的智慧结晶,会给你很多启示和帮助。
学习就像拉弓蓄力一样,学习基础知识感觉很枯燥很不实用,工作上用不到,然而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未来可以学得更快。
使用知识图 最重要的是,当出现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识点时,我就会往这棵知识树上挂,而这样一来,也使得我的学习更为系统和全面。
学习并不是为了要记忆那些知识点,而是为了要找到一个知识的地图,你在这个地图上能通过关键路径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深度,归纳和坚持实践 系统地学习 这个技术出现的背景、初衷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这个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或者说,这个技术的 trade-off 是什么。
这个技术适用的场景。
技术的组成部分和关键点。
技术的底层原理和关键实现。
已有的实现和它之间的对比。
举一反三 联想能力。
抽象能力。
自省能力。
训练方法 对于一个场景,制造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或难题。
对于一个问题,努力寻找尽可能多的解,并比较这些解的优劣。
对于一个解,努力寻找各种不同的测试案例,以图让其健壮。
总结和归纳 我们积累的知识越多,在知识间进行联系和区辨的能力就越强,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也就越轻松。
学习的开始阶段,可以不急于总结归纳,不急于下判断,做结论,而应该保留部分知识的不确定性,保持对知识的开放状态。
不知不觉,2019 年元旦马上就要到来。2018 年的元旦仿佛还在昨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2018 年,要走的已经走了;2019年,希望可以留下想留的…
毕业后这几年来,过得浑浑噩噩,仿佛什么也没有留下。之前前年过完春节,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再想想一事无成,内心突然开始惶恐焦虑起来。
2019 年,希望自己找准方向,更努力一些,争取各方面都前进一步。所以,在 2019 年即将到来之际,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每月检查进展,反思、总结。
用心谈一场恋爱。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正心、净口、修身、齐家。三省吾身,改正自己的不足,培养自己的优点。
学好英语。
回译两遍《新概念英语·二》和《新概念英语·三》。每天一篇。
背诵《新概念英语·二》和《新概念英语·三》。
阅读 《Word Power Made Easy》。
阅读 《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
阅读 《Steve Jobs》。
阅读 《The Little Prince》。
阅读 《Flipped》。
阅读 《Animal Farm》。
阅读《Harry Potter》。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